魏杰教授内部分享十九大后中国经济走势(干货满满)
2018-01-08
导语
2017年12月27日,财智名家第142期论坛,邀请到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教授,莅临南昌分享《解读十九大后经济及政策新动向》主题演讲,并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及政策走势进行了清晰的判断。
本次主题论坛魏杰教授的分享,深入浅出,干货满满,激荡听众思考。现根据录音整理如下,供参考。

十九大已经正式宣布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什么叫新时代呢?就是指强起来的时代。强起来的时代有三个时间节点:一是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二是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是2050年建成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强国不是等来的,是干出来的。
在经济方面的总体提法,按照新的发展观,建立现代经济体制。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制呢?包括五个部分:实体经济、现代金融、技术创新、市场经济、全方位开放。按照目前这种现代环境体系下,未来的走势是什么?
讨论一定时期的大致走势,实际最关心的二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如果没有认识到风险,到时候就没有预案。一旦风险爆发,我们没法应对。所以,实际上判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点在哪里。中国经济还要持续增长,要实现目标,增长在哪里?
对于这两个问题,在刚刚开完的中国经济会议已经有了清晰判断。

一、风险在哪里?
我们的风险主要在金融方面,所以一个重要的提法,叫做防范金融风险。过去一直认为在增长方面,所以长期的提法叫稳增长、保增长。而这一次的判断和以往不同,我们判断我们的风险来自于金融方面,不再是增长方面。
怎么样防范金融风险呢?从国际经验和教训来看,金融风险往往产生于五个方面,五个方面经常会引爆金融风险。所以,中国防范金融风险的主要对策,也就是下面这五条主要对策。

第一个对策,抑制资产泡沫。
什么叫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什么是资产价格?我们国家统计资产价格只统计两种价格:股票的价格和房子的价格。所以,我们国家所讲的抑制资产泡沫,从理论上讲既包括防止股价涨得太快,也防止房价涨得太快了。但是,这一次抑制资产泡沫不是指股市。为什么?有三个原因:
1.现在的证券监管部门把监管作为第一要务,对这种内部交易、资产大鳄的行为极其关注。
2.现在的证券监管部门对场外配资极其关注。
3.IPO的推进。

基于这样三个原因,我们认为资产泡沫在未来三五年内不会在股市中爆发。所以,这次讲资产泡沫的重点,不是指股市,就是指房地产。房地产成为我们最担心的,引爆金融风险的行业。

当然,抑制房地产泡沫,我们实际最管制的是一组数字,就是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就是住房供给过多地超过了刚性需求。而中国一旦房地产出现问题,比日本可怕多了。因为我们个人财富63%表现为房产。
怎么抑制?有两个对策:一是中短期对策、一个叫长效机制。房地产实现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什么是中短期对策?就是这两条:
1.严格控制投资性需求与投机性需求,就是限购限贷。
2.控制开发的行为,不要再这样继续盖下来了,总会盖出泡沫来。一是严格控制银行通道,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银行发债,都严格控制。二是控制新房价,就是控制开发商的利润。
明年开始,要大规模推出长效机制,像租售同权,调整一线城市空间布局等等,都属于长效机制。调整一线城市的空间布局,北京已经开始,就是雄安新区。

第二个对策,稳住外汇。
去年,我们推出三大对策:
1. 外汇改革已经推出来的决策,我们改革推动不能倒退。凡是外汇改革已经承诺的继续承诺,但是,没有放开的暂时停止。
2.海外并购。
3.“一带一路”投资,坚持使用人民币投资,减少外汇储备的问题。
所以,稳住外汇的办法就是这三条,现在外汇基本上稳住了。一是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二是外汇储备量持续减少。但是,2018年有两个压力可能要出现:一是美元加息,美元连续加三次息;二是特朗普减税。所以,现在来看,外汇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在减少,所以还是要防止这个问题。

第三个策略,稳住债务。
债务链条一旦断裂,一定会引发金融风险,比如美国2008年底金融危机。主要在这三个方面稳住债务:
1.个人债务。我们个人负债率是上涨太快。
2.企业债务。企业债务其实民营企业的负债不高,主要是国有企业负债太大。所以要下大力气把国有企业的负债率降下来,这是去杠杆的重中之重。最近有三个事,就反应决策层明年将加大国有企业去杠杆力度。一是联通混改;二是东北特钢破产重组;三是把高铁好的线路准备拿出来再投资。
3.政府债务。从政府债务来看,中央政府负债率不高,现在主要是地方负债率太高。
防范金融风险第三个对策是稳住债务。控制个人债务的杠杆、控制企业债务、控制地方债务的增长,这是防范金融风险要做的三件事。

第四个策略,治理金融乱象。
第一类乱象是以金融自身所爆发的各种乱象,也会爆发金融风险,所以要治理。
第二类乱象是新技术,新技术进入金融领域出现很多乱象。比如说出现了比特币、ICO。

第五个策略,控制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 。
我们第一次在党的报告里把它写进去,叫做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重重叠,就是防范金融风险,必须控制好这两个政策。
首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怎么控制?就是从宽松的货币政策,要转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我建议大家,未来几年内资金紧张,所以别盲目扩大规模。
另外一个政策是宏观审慎政策。什么叫宏观审慎政策呢?就是指这种所谓的金融风险有没有爆发。一种情况就是顺周期,所谓顺周期,就是很顺的时候人们没有风险意识,都会盲目扩大规模、盲目负债,结果留下了爆发金融风险的可能。中国顺周期40年,明年改革开放整整40周年。
另外容易爆发金融风险的,是市场强有力的改革。再就是资本市场股票质押,将严格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
这就是防范金融风险要做的第五件事,控制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
总体来讲,防范金融风险,重点就是这五大对策,而且估计陆续将出台,这一定会影响我们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

二、增长点在哪里?
我们今天提出增长,增长点在哪里?现在看来增长点还是这样几个:
第一,全方位开放,是带动中国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什么叫全方位开放?过去我们开放,实际上是半开放,我们过去开放两句话:扩大出口、吸引外资。现在,我们走向全方位开放,就是既强调搭别人便车,也强调别人搭我们的便车。
我们有两个部分可以让别人搭便车。一是中国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二是开放金融服务领域。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有巨大的物质资本,中国已经有钱了,有巨大的物质资本。一带一路,实际上是让别人搭我们的便车。全方位开放,是中国重要的新增能力,这将有巨大的意义。

第二,调整结构。
我们要调整我们的结构。调整结构的目的是干什么?目的是让新兴产业进一步上升。比如最近我们讲的三个产业讲得比较多:
1.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重要的拉动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共有八个要点: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化制造,这八个要点是我们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们有巨大的扩张力,会拉动中国增长。最近国家准备在人工智能方面有四大民营企业作为我们未来发展的实验平台:一是阿里巴巴的智慧城市,他的平台重点发展智慧城市;二是腾讯的医疗影像,未来看病不用见医生,把五脏六腑照给医生就可以了;三是百度,主要是新能源信息化,无人驾驶汽车;四是科大迅飞语音。
2.服务业。服务业在中国还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像消费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精神服务业需求量都巨大。
3.现代制造业。什么叫现代制造业?制造业分两种:传统制造业、现代制造业。所以,传统制造业是生产私人产品的传统制造业,生产公共产品的叫现代制造业。私人产品严重过剩,但是公共产品我们短缺,所以,现代制造业成为重点。一是飞机制造;二是高铁装备制造;三是核电装备制造;四是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五是现代军工制造,这五个属于现代制造业范畴。

第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寻找新的动能,叫转变经济增长。过去我们增长方式基本是一种靠要素投放的增长方式。像市场大规模投放各种生产要素的增长,前后搞过三次:
1.80年代,主要靠劳动力投放。因为当时中国有两亿左右的廉价劳动力。
2.90年代,主要靠土地出让,向市场大规模投放土地,起点就是浦东经验,就是政府开始卖地了。
3.2000年以后靠货币投放,大规模投放货币,刺激经济增长。
过去增长的方式基本上是这样,但是现在走不下去,所以,需要新的增长方式。新的增长方式是什么呢?只有创新,没有别的,所以提出创新驱动。而且创新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中国的技术创新不再是一般性的技术创新,这种技术不能靠别人,得靠自己干才行,尤其是原创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所以报告提出来,真正获得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必须搞超前性技术研究。而超前性技术研究,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庞大的实验室经济体系。
所以建议大家,未来中国投资的重点,不再是交通设施的基础设施,是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实验室。

总体来讲,现在所讲的增长点就是这三条:全方位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最终的结果,都是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动能,才能带动中国下一步发展,而且这个发展不是高速发展,是高质量增长,建议大家关注。
所以,十九大之后中国经济的趋势,我想决策者最关注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风险在哪里;另一个是增长点在哪里。目前的判断大致是这样。
谢谢大家。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