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教学项目
  • 校友服务
  • 关于财智
  • 一键拨打

    马云再谈996:今天的社会不缺正确的话,我们缺的是实话、真话、让人思考的话

    2019-04-22

    我觉得真正的996应该是花时间在学习、思考和自我的提升上。那些能坚持996的人一定是找到了自己的热情之处,找到了金钱以外的快乐之处。

    4月12日,马云在微博分享了对近来热门话题996的看法,他表示,任何公司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996。


    他说:“今天很多年轻人都面临这个问题,我想,如果你选择通过奋斗努力赢得自己的幸福和成功,可以认真思考一下我下面的话;但是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未来比普通人幸福快乐,但又不愿意付出比普通人更努力的代价,那么那些合法合情合理,永远正确的话更适合你。”(详情请戳《马云: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什么时候可以996?》)


    昨日,马云在微博上再次谈起996。

    以下为马云微博长文全文:

    前几天我在公司内部关于“996”的观点,引起热议,批评声也是源源不断,和我预期的一样。有人奉劝我不要卷入这样的“不正确”话题,不讨人喜欢,主动招骂,还展示了“资本家的獠牙面目”……是在自毁“形象”。

    我看了很多网友的回应,特别是骂帖,很多人很失望是因为从我嘴里说出这些“不正确”的话。我很理解这些看法,其实我完全可以说一些“正确的话”。但今天的社会不缺正确的话,我们缺的是实话、真话、让人思考的话。面对年轻人就是面对未来,面对未来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这事有这么大的争议,我更加觉得有好好讨论一下的必要,理性社会的标志就是客观理性的讨论比结论更为重要……我们要听得进“不中听”的话,更要有人敢于说“不中听”的实话。我从来不怕被骂,所以关于这事我还是要再多啰嗦几句。

    关于“996对不对”,法律自有规定摆在那里,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认真思考过自己的选择了没有,我们人生的意义和奋斗的方向在哪里,思考清楚了,就不会纠结,懊悔……找到喜欢的事,不存在996这个问题;如果不喜欢不热爱,上班每分钟都是折磨。找工作如同找对象,真正的爱情你不会觉得时间长,但不合适的婚姻是度日如年。

    没有人喜欢在一个强制996的企业里工作,既不人道,也不健康,更难以持久,而且员工、家人、法律都不允许。长期那样,即使你付再多工资,员工也会跑光。想让员工通过996而获利的公司是愚蠢的,也不可能成功的。我想员工会自然选择离开那些毫无前途、希望,瞎折腾员工的996公司的,因为中国可以选择的企业有几千万家。

    但是这世界确实有很多996,甚至007的人。不仅仅是企业家,大部分成功或有追求的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官员、政治家基本上都是996以上的。不是因为他们有超常的毅力,而是因为他们超爱自己选择的事业,他们为此付出超常的奋斗和努力,才获得了常人没有的“成功”。重要的是,当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情,何止是996?吃饭睡觉都在思考、琢磨。他们为什么不去干点别的更轻松的?不是因为没得选,而是愿意干这个,这事的意义超越了金钱利益,干别的再轻松都不乐意,干这个再苦再累都感觉快乐。这样的人其实不少,也正因为有这样一群人的996,997,才让上世纪我们有了“两弹一星”,才让我们的国家在过去短短的四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才会有“神五”“神六”,才让我们对未来有了信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点”,把奋斗者全看成是为了欲望,利益和财富名誉追求的人,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自己的快乐点。有一句话叫累觉不爱,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叫爱觉不累。

    当然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也不一样,对幸福的定义也不一样。很多人说自己只是一个打工仔,工作就是养家糊口。但打工也要有尊严,为自己热爱的工作和事业而打工的人是有尊严的。

    我之前说了:我不为996辩护,我向奋斗者致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工作生活方式的权利。选择轻轻松松的工作方式,不愿意付出“超人努力”,也无可厚非,但你也体会不到奋斗带来的幸福和回报。当然,也有很多人奋斗了,努力了,但依然没有回报,命运确实很折磨人。努力也许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是肯定不会成功。

    不过,企业不要觉得付钱就可以让员工996。企业负责人应该思考的是,你的成功是否就是员工的成功?你的快乐是否就是员工的快乐?你有没有帮助员工找到他的快乐,还是你只是逼着员工996? 如果你觉得你的干部员工全没有理想,全都不努力,那问题一定是出在你自己身上。因为你只把自己的理想当成他们的理想,而没有把员工的理想当成你的理想。

    真正的996不是简单的加班,不是单调的体力活,和被剥削没有关系,因为现在的人并不傻,可选择的机会也不少。我觉得真正的996应该是花时间在学习、思考和自我的提升上。那些能坚持996的人一定是找到了自己的热情之处,找到了金钱以外的快乐之处,他们享受自己在八小时以外的学习、思考,探索的路径上,找到自己工作快乐点的人是幸福的,有福报的。为加班工资而996的人是很难持久的。

    我有什么,要什么,放弃什么,这是我常常问自己的。人生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下来就很钱,有的人生下来就很会读书,但是有一样是公平的,就是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是24小时,选怎么过这24小时,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追求每分每秒的工作生活平衡,追求点点滴滴的事事公平,长期来看就是最大的不平衡和最大的不公平。生活既不公平,但也很公平!

    最后,重申一遍阿里人一直以来的工作生活态度:快乐工作,认真生活!

    周末愉快!



    这世界上本没有八小时工作制,在农耕时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当时的规律。

     

    随着西方率先进入工业时代,人们从被深深捆住的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于是被捆到了另一个东西上,那就是机器。

     

    在工厂,机器最好不要经常停机,因为这一不利于生产连贯性,二对机器本身也是损耗,故而工人的工作时长不断地拉长,甚至到了16小时。


    但工人赚的钱也只是满足生存罢了。很多人硬生生不到三十岁就干死了。那简直是一个黑暗时代啊。

     

    一、八小时工作制的诞生

     

    后来,工人们联合在了一起搞了一次旷日持久的大罢工。工厂主们破产了一大批,最后妥协了,同意执行八小时工作制。


    他们的领导者共同拟订了一个宣言,其中有如下内容:


    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仅仅是工业生产情况的反映。


    今天工业生产情况就是用机器替代人的手工,就是由于生产工具之集中占有而造成的资本家权力的增长。


    由于以上事实,劳工间的行业区别乃逐渐消失,资本家间的竞争也逐渐减少。阶级阵线愈来愈分明,阶级矛盾也愈来愈尖锐。


    工人已不能拥有土地和生产工具,他原先的手艺已告无用,他们已成了彼此不分轩轾的大群工资奴隶。


    他们的工资愈来愈低,工作时间愈来愈长,而受到垄断的物价则愈来愈高。


    在这种悲惨情况下,工人不得不被迫接受资本家强加于其身的各种屈辱的条件。

     

    二、真正让八小时工作制

    普及的人是谁? 

     

    注意了,后来工厂主确实减少了工作时间,但是工人的日子并没有好过太多,因为干八小时根本养不活一家人,所以还是得继续自愿加班。

     

    真正让八小时工作制普及的人是谁?是福特老先生。福特发明了流水线,普及了钒钢这个材料,顺手把八小时工作制一起普及了,在他的工厂里,他要求工人不得加班。可以说是工厂主里的大善人了。

     

    但是,大家得记住福特先生是商人,他为什么去普及仿佛不利于他的八小时工作制呢?答案就是:八小时对他有好处。

     

    流水线和传统工厂的最大区别是:一旦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产品报废,还得停下来。故而一定要降低错误率,这对工人的体力要求极高,最忌讳疲劳施工。

     

    所以八小时是一个分界点,过了八小时工人出错率太高,已经抵消他压榨的劳动力了,甚至还亏钱。所以福特宣布:我们厂工人只干八小时。

     

    三、找到愿意一起

    为了一个目标996的人

     

    很多人只记住了,是工人们集体抗争换来了八小时工作制,却不知道这是流水线时代,经过精明商人精密测算得出成本最佳平衡点。

     

    事实上,八小时在有的类型的工作里,已经不那么符合时代需求了。此处强调,我并不宣传996制度。

     

    我觉得这事吧,人各有志。成年人的世界,我们都得明白,交换,妥协,价值是这个商业世界运行的核心关键词。这句话作为老板要记住,作为员工也得记住。

     

    对于老板来说:你不要只谈梦想,你要谈钱,谈996能给员工带来什么实际的东西。


    另外,所谓交换的意思就是,人家不想要,你拿什么换都换不到。所以逼不想996的人996是没用的,找到愿意一起为了一个目标996的人,并给大家对应的回报,才是硬道理。

     

    对于员工来说:你也得记住,你想要的东西都得靠等价的价值去交换,如果单小时产出不够,那么你想要的东西只能靠更长的时间来换,如果你想要的更多,你只能:

     

    1、提高单位产出价值

    2、花更多时间

    3、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累积税后收入的资本:

    a.经验与眼界

    b.核心资源与人脉

    c.原始资本

    d.更多隐形财富和本钱



    上一篇          下一篇

    菜 单

    • 网站首页
    • 教学项目
    • 校友服务
    • 关于财智
    • 一键拨打
  • 首页
  • 分享
  • 电话咨询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