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0817851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不得不读的曾国藩治家宝典

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不得不读的曾国藩治家宝典

时间:2019-08-31     阅读次数:11973

曾氏家族绵延八代,无一败家子,有名望者多达240余人,堪称华夏望族。


831日,“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朗朗的诵读声中,来自全省各地的600多名企业经营管理者、国学爱好者们开启了江西财智名家论坛第153期《曾国藩的家风与家训》的序幕。


1.webp.jpg

 

修身以齐家,曾氏家族代有英才,是声名远播的华夏望族,这与曾氏家族世世代代尊奉曾氏家教、秉承曾氏家风密切相关。此次论坛由岳麓书院李兵教授主讲,依据曾国藩家书、日记和奏稿等文献,为我们重点讲解曾国藩治家之道:孝悌、睦邻、勤俭。
 

2.webp.jpg


孝悌治家之道


曾国藩以孝悌治家闻名天下,也将孝悌视为学问的根本,“于孝悌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孝”是修身为人的底线,凡孝敬父母之子,必作人有规矩,办事有条理。李教授也特别指出,其中的“孝”并不单单讲要对父母的赡养,而是时刻保持一种敬畏之心。“悌”是兄弟和睦,更是兴家之要。《曾国藩家书》中“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讲的就是此番道理。


李兵教授说,在曾国藩看来,“一个家族能不能长盛,不靠做官靠孝友”,唯有孝友之家才能绵延十代八代,因此,在曾国藩与家人的相处中特别注重“孝友之道”。李兵教授举例,为了确保南方的家人能够品尝鹿肉,曾国藩专程托人带鹿肉回乡,并三番五次在家书中询问情况;迎接沙场归来的兄弟时,曾国藩细细了解他们身上每一道伤疤,在场将士无一不动容。

3.webp.jpg

 
善待亲族邻里之家风

“人待人,无价之宝也。”在中国传统社会,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成为一种价值标准。人们追求个体心灵的平和、家庭的和睦、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天人关系的和谐。曾国藩对此也有自己深刻的认识,他首先看重家和,把家和上升到一切幸福根源的高度。李兵教授指出,曾国藩把善待亲族邻里看做是维系家族的根基,“老亲旧眷,贫贱族党,不可怠慢,待贫者亦与富者一般。当盛时预作衰时之想,自有深固之基矣”。曾国藩认为亲戚邻居应经常走动,贺喜吊丧,并探问病情,救济危机。曾国藩也常写信告诫两个儿子,千万不要因敬重远亲而慢待近邻。
 


勤俭持家为本

勤俭思想作为曾国藩治家的首要原则,在他看来,勤则百业俱兴,克勤克俭是治家的惜福之道,家人应培养俭朴的精神,家世虽处鼎盛,仍不可忘寒素之风。有福不可享,有势不可使尽。“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曾国藩严格要求子侄乃至家中女眷习劳习苦,不可过于安逸偷惰。“对家庭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国家负责,家庭是一个人最后的堡垒,若是守住了家,做人做事的底线绝对不会丢”。
 

4.webp.jpg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财富,此次论坛也为在座嘉宾带来了深深的启示:

每一个家庭都是一种环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父母是家庭中环境的创作者和经历者,因此只有父母用心,专心,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做人方面不让父母有后顾之忧的孩子。


 
下期预告:

探寻发展升级的战略定力!财智名家论坛第154期暨“中国造·隐形冠军”江西峰会9月隆重召开,与顶尖竞争力“隐形冠军”一同打造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共筑企业基业长青

5.webp.jpg

上一篇:这个义乌人太牛了! 开发的神仙吸管,居然能用还能“吃”?

下一篇:家风是家的气质与财富 | 把女儿送进哈佛:财智学友龙兵靠的是这三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