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0817851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观点 > 曾国藩:不懂经营人脉,你凭什么成大事?

曾国藩:不懂经营人脉,你凭什么成大事?

时间:2018-01-26     阅读次数:1382

曾国藩深深明白其中道理,他说:“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不管大小,一定会做成一定的事业。


从曾国藩的个人经历来看,人家就是一个做大事的人,从翰林时期就善于建立自己的人脉圈,懂得经营身边关系,并且地位越高越善于经营。真正做到了广建人脉圈,熟练借力登高。


现在朋友愈多,讲躬行心得者则有唐镜海先生、倭仁前辈,以及吴竹如、窦兰泉、冯树堂数人;穷经学理者,则有吴子序、邵惠西;讲习文字而艺通于道者,则有何子贞;才气奔放,则有汤海秋;英气逼人,志大神静,则有黄子寿。又有王少鹤、朱廉甫、吴莘畲、庞作人,此四君者,皆闻余名而先来拜。虽所造有深浅,要结有志之士不甘居于庸碌者也!京师为人文渊薮,不求则无之,愈求则愈出,近来闻好友甚多,与不欲先去拜人,恐徒标榜虚声;盖求反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标榜以盗虚名是大损也!


从这点来说,曾国藩是非常看重人脉这块的。曾国藩不仅重视人脉,更懂得如何维护人脉。我们从他拜年这段可以看出来一些东西。


曾国藩拜年先要去拜见一下座师,就是当年即科举考试时的考官们,这些人一般都是朝里的大人物。给座师们拜过年后,他又要马不停蹄地去拜访同乡好友。这个时候,按理说该拜访的都拜访完了,但是曾国藩还要去拜访一些同年,即和他一起通过乡试、会试的人。同时,还要拜访一些精英人物,比如刘蓉。刘蓉虽然只是秀才,但本领很大,只要两人同在一城,曾国藩也不会忘记给他拜年。刘蓉还将好友郭嵩焘介绍给曾国藩,郭嵩焘后来成为曾国藩的左膀右臂。


古人讲“友道”列为“五伦”之一,说明它像伦常一样,要讲究一些基本的原则,包括不凭借自己的势力交往。很多人往往是有用的时候是朋友,没用的时候是路人,这不是 “友道”。还有的人当朋友“盛”时就往前靠拢,当朋友“衰”时就当没有这个人,这也不是“友道”。


比如说,在曾国藩的人生道路上,一位不得不提的贵人——道光在位时期权倾朝野的穆彰阿。曾国藩会考的主考官就是穆彰阿;1843年曾国藩参加翰林院考试,又赶上穆彰阿当总考官;曾国藩第一次觐见皇帝;京城官宦生涯中的屡次升迁……可以说人生路上的关键之处,都离不开穆彰阿的提携。



有人说曾国藩攀附了穆彰阿,但个人认为,势利小人不会在别人失势之后还去上门拜访,曾国藩与穆彰阿的交往天清日白,问心无愧,这才是“友道”。



对我们来说,在这个时代要想友一番作为,自然需要人脉。它代表了成功、致富、成名等等一切的可能性大增,它代表了更多的机遇,更多的资源。但是,我们在与人交往时,需要有自己的一份坚持,有自己的原则,这样的人脉才会经得起考验。


上一篇:田涛:华为成为世界级标杆企业的5大密码

下一篇:王健林十年管理语录:不靠忠诚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