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0817851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观点 > 曾国藩:眼宽能容事,心宽能容人

曾国藩:眼宽能容事,心宽能容人

时间:2019-08-28     阅读次数:44638



做人要有雅量,做事要有眼光。

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事,则事事都不完美;

用自己的心胸去度人,则人人都有不足。


1

眼宽能容事

人生在世,经历的事情万千,难保不遇到几件烦心事。
遇事不要紧,关键在于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人在不顺心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普天之下我最苦,全世界的人都在针对我。
老话说:“每临大事必有静气。”
碰到急事、难事,首先先把火气降下来,然后再把眼光放长远,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曾国藩早年眼界并不出众。
一事不顺心,当时便要暴跳如雷。
战场瞬息万变,军中事务千头万绪。
作为湘军最高统帅,曾国藩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必须学会走一步算万步。
他说:“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
人的眼界之所以不够开阔,大多是受外物阻碍。
暴躁、恐惧、贪欲种种不良情绪,阻碍了你的眼界。

过于看重荣辱,过于计较得失,争名逐利,受困于眼前的一方小小天地。
对待功利得失,必须看淡、看轻。
成大事者,目光不能局限于眼前。
要做到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未来发生的事情,不主动去想它;
做好当下的事,不让它杂乱;
事情过去了,不留一丝遗憾。
凡事有可为,也有不可为。
可为之事,当勉力为之,此谓尽心;
不可为之事,当顺其自然,此谓知命。
尽心知命,方能无畏无惧。



2

心宽能容人

曾国藩曾在家信中写道:“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若要做到胸次浩大,应从“平淡”二字下功夫。
所谓平,就是放平心态;所谓淡,就是看淡得失。
曾国藩说:“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容不下他人时,必先自我反省:
我当真有什么不满足的地方吗?
为何要在胸中积郁这股不平之气?
通过自我反省,不但能使心气平和,且有利于维护人际关系。
世人皆知曾国藩有识人之明。
曾国藩从不担忧部下胜过自己,甚至主动为他们铺路搭桥。
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中,李鸿章仕途比他好,左宗棠带兵比他强。
然而这些能人都甘愿拜倒在他麾下,听从他的指挥。
这正是因为曾国藩心胸宽广、能容人。

他说:“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容人,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扬人之长,补人之短,谅人之过,察人之难。
修养很高的人,都有容人的雅量。
他们能够宽容地看待别人,同时又对自己严格要求。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正是如此。
 曾国藩的一生,荣誉无数,名望极高,但至今依然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教育家   身份,曾国藩被视为“天下父母的榜样”,对家庭具有高度责任心,一生为子女   及弟弟修家书近1500封。

 为了培育出更有出息的后代,让家族兴旺发达,营造一个好家风的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向先贤学习借鉴……


让我们一起去探秘曾氏家族的传家宝——


财智名家论坛第153期《曾国藩的家风家训》



——【家训传家久,家风继世长】打破富不过三代的古话,揭开一个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






End


上一篇:【论坛笔记】疫情对行业影响及江西企业应对策略

下一篇:王石湖畔大学演讲:用一辈子,做一块有棱有角的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