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难与挑战,关键在于你的心态,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万丈深渊,唯有迎难而上,才有成功的可能。”
说这个话的黄长林是个乐观主义者,正如他一米八的高大个头,给人以极度的安全感和勇气,“逆境其实更磨砺人,人只有经历了才会成长,这么多年经历的风风雨雨对我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永远值得铭记。”
从“创业成功人士”到“省先进私营企业”,从“光彩之星”到“十大道德标兵”,从“优秀厂长”到“江西省推进新农村建设百佳领军人物”,但黄长林始终只叫自己——“我是一个农民企业家”。

弋阳大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鹏机械)原本只是一家并不起眼的乡镇企业,1998年,黄长林以背负300万元债务的代价接手了这家乡镇改制企业。巨大的反对,巨大的质疑,巨大的压力……黄长林都抗了过去。大鹏机械在他的带领下以年均500万元的增值速度成长为资产总值上亿元的“明星企业”,曾经的一个乡镇企业,如今已发展成为弋阳县骨干民营企业、上饶市最大的铸造企业……
“我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谈到要说自己的创业历程,黄长林浅然一笑,似乎考验的不是他,而是听者的耐心。
“每个人在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渴望实现梦想,都会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但在奋斗的过程中,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记住最初的梦想而持之以恒。成功的创业者与失败的创业者最大区别就在于,成功者拥有绝对的自信,拥有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积极心态,义无反顾面对周围的一切,即使泰山压顶也不弯腰。”黄长林说,每一次受邀到一些企业、院校分享自己的励志故事是,他都会这样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情怀与希望。
因势而谋
翻开黄长林的履历表,就会为他的青春时代而叹喝一声“惊艳”——15岁,他就在砖厂当学徒;17岁时,为了学到更好的烧砖技术,只身一人带着10元钱徒步走到浙江金华;22岁,被弋阳城郊公社任为机砖厂副厂长,一举烧出了全县质量最好的砖;29岁,受命领办弋阳县城郊公社水南蜂窝厂,创造出了上饶地区第一块环保型蜂窝煤;36岁,被任命为弋阳县城郊乡农机厂经营厂长;直到42岁,他背负着农机厂近300万元的债务,接管了这家改制后的乡镇企业,并改名为大鹏机械,成为弋阳县乡镇企业唯一改制成功的案例。
“江西省的民营企业可以说先天不足,起步晚,底子弱,环境差,能取得成功真的并非易事。”黄长林虽不是科班出身,但历经这么多年的市场闯荡,他不断摸索总结出自己的企业经营之“道”与“术”。他认为,做企业一定要因势而谋,审时度势,这也是大鹏机械这么多年来经受住了市场洗礼,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8年,面对来势凶凶的金融危机,大鹏机械遭遇了历史上最为严酷的危机,一夜之间出口的七成订单全部中断,企业遭受致命打击。
“危机不可怕,就怕危机后我们还在原地踏步。”面对严峻形势,黄长林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当时我就采取了两步走战略,一是调研市场,另辟溪径;二是休养生息,加大员工、尤其中高管理层的学习培训。”
黄长林的远见为企业日后市场复苏抢得先机,赢得了市场。
“做企业一定要懂政治讲政策,这一点对于处于弱势的民营企业来说更为重要。”黄长林因势而谋必须时刻根据国家的政策变化而调整,一定要把握好党的政策,关注国家发展方向,领会中央精神,注重科学发展。
“这话听上去有些大,但对于企业来说,其影响真的是实实在在的,甚至关乎存亡。” 黄长林说,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因为正是自己对政策的高度敏感与准确把握,作为“三高”企业的大鹏机械近年来虽深受宏观调控影响,但它总能安全度过危机,并更上一层楼。
借力发力
借力发力,事半功倍。
在大鹏机械有一个别样的东西——党组织。也正是这一特色,使得各方更加关注黄长林。
原来,这里面是有耐人寻味的故事的——
大鹏机械刚改制的那一段时期,黄长林发现原厂的老员工跟自己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工作似乎都隔着层窗户纸,彼此之间交流沟通有些不顺畅。
“到底该如何化解?”作为一名老党员,此时的黄长林想到了党组织,“改制之前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翁,有问题可以向党组织反映,党组织也可以在思想和行动上保证员工与企业保持高度一致。改制后,企业性质与员工的身份一下子都变了,这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冲击。所以,我觉得党组织这个靠山必须保存。”于是大鹏机械于2005年成立了党支部。这在当时可是另类之举。一些民企负责人对黄长林的做法不屑一顾,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黄长林预想的结果实现了,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又回来了。
“党支部就像保险公司,它既保证了我个人的行为和公司的政策是安全的,是遵纪守法的,也保证了企业与全体员工在思想与行动上高度一致,这些无形资产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大鹏机械这一特色随后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与效仿,并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其经验不断向外推广。
如今的大鹏机构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上。
“转型升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对缺乏人力、物力、财力的民营企业来说,转型升级并非易事。但不转型升级只有死路一条,再难也得想办法。”黄长林觉得大鹏机械转型升级光靠自己的绵薄之力难以成功,于是他再次想到借力发力,高校便是不二选择。
“转型升级最重要的就是技术,只有手握高新技术才能掌握市场主动权,而这恰恰就是高校的优势。”2012年,大鹏机械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物理系结成“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大鹏机械成为西安交大 “陕西省先进功能材料及介观物理重点实验室研发生产基地”、“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物理系研发生产基地”。黄长林说,“通过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强强联合,大鹏机械就有了展翅翱翔的实力和资本。”
律己“三心”
“每一位成功者都有一段辛酸的困难史,面对困难,他的办法就两点:一是直面它;二是战胜它。”黄长林一直很自信,困难面前从不退缩,“信心是每一个企业家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光有信心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良心和责任心。”在黄长林眼里,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必须具备上述三“心”。
“所谓良心,就是不能做违法之事,国家说要淘汰落后产能,保护环境,我们不能为了多赚几个钱说一套做一套,而是要实打实地严格按国家规定执行。”黄长林对近些年来一些企业为了赚黑心钱、做了一些伤心害理的事而深感痛心,“一个企业家不讲良心,不讲诚信,从长远来看,其企业是不会成功的。现在一些企业之所以举步维艰,很大程度上跟其失信于人有很大关系。”
2008年,大鹏机械虽然面临断炊困难,但黄长林坚持不裁员,并提出一个口号“只要能保证员工有饭吃,哪怕是生产镰刀也照做”,赚不赚钱没关系。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发展的源泉,每个员工的背后关系到一个家庭,困难时期更应该关心和爱护他们,这既是一个人的良心,也是一个企业家的应有责任。”虽然黄长林已是亿元企业老板,但他始终怀有一种“乡愁”,“我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人,还是一个地地道的农民。到现在我的户口就在老家农村。我总认为有能力造富一方是我的荣幸。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更有责任帮扶广大乡亲。”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黄长林骄傲于自己的“农民企业家”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