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在本区域内5-10年不能落伍的地产!”
这是杨涛对玺园项目的定位,更是他对自己人生的定位,用未来的眼光要求自己,布局当下。
管理上有句话:格局决定结局,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将不可思议。杨涛的创业史,就是人生的一次次突围,是格局的养成记。
20年的时间里,他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华丽转身,格局不断突破与重构。“勤劳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有知识、有目标、有格局的勤劳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杨涛谈及成功的秘藉时如是说。
困境:坚韧之源
高中落榜,让杨涛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希望落空,为了生计,开始了风吹雨打,骑三轮车接送客人的打工生活。体会了生活的艰辛,杨涛意识到:打工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只有自己创业才是致富的出路。
1999年,不甘平庸的他,以养猪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没有经验、没有理论知识,完全靠自创自导自推的模式在做。200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杨涛所有的辛苦和努力付诸东流。这次的惨痛教训,让他深切意识到:没有知识就无法获得成功。
杨涛人生和事业的转折点,由此开启。
为了改变现状,杨涛选择重回学校、拿起书本,这次读的是建筑。有了之前打工和创业吃的苦,杨涛学习心态上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小时候读书是父母盯着学,回炉之后是自动自发的学习,因此对课堂的理解与吸收,要比其他同学的来得快。
杨涛明白:要走出去,就必须掌握真正的技艺;要成功,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与艰辛。
2004年,随着南昌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有一技傍身的杨涛,便和一群伙伴一起投身到房地产开发的浪潮中。创业初始,没有资金、人脉、资源,杨涛在承接项目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乙方的角色。对质量的严把关、对市场的精准控,加上经手的几个项目相继成功,杨涛在房地产市场也站稳了脚跟,逐步从乙方变成了甲方。
2006年,政府对一块企业用地进行拍卖,被杨涛的团队竞得,这便是玺园项目的所在地。
玺园定调昌南豪宅标准,它的大获成功,奠定了玺园投资行业的品牌地位。2011年,玺园投资再次超越,以一座“玺悦城”礼献昌南!37万㎡国际湖滨风尚集群之都,购物、休闲、娱乐、游憩一站式生活版图,擎定百年昌南!
以超前的眼界规划完善产业结构和区域功能,以推动昌南中心商圈的发展和提升昌南区域营商水平着手,建造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一站式高端消费平台和昌南地标建筑群。近几年来,玺园投资为国家创造税收共计3亿余元,解决地方劳动就业岗位千余人。
“困难任何时候都有。”杨涛坦言道,“在懈怠的时候,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说:你要坚持,如果不坚持就无法改变现状,更没有抓手来成功。”
团队:驾驭之道
资源整合时代,团队作战是主流。
凝聚力量最大的问题,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利益分配有很多种:股东利益如何分配满意,员工利益如何让付出与回报对等……这都是企业领导人衡量利弊得失的考量。
玺园投资成立至今11年,公司10年以上员工占到30%,团队高忠诚度的背后,是如何运作的呢?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杨涛一语道破了管理的真谛。“作为领导人,一定要内外兼修,把握好管理的度,让人既爱又恨,既怕又敬”。
企业在做股权分配时,投多少钱,占多少股!员工人力定岗,按创造价值的多寡来定薪酬,固定基本工资,绩效不封顶,因此在玺园投资这种情况也比较多见:部门总监工资比副总工资还高。
“小范围议事,大范围做事”的方针,定决策的时候,一众议,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在杨涛看来,任何一个决策的出台,只要是符合大众的利益,我认为就是个好东西;伤及小众,是改革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公司运营设有一道防火墙:近亲连带关系的管理,股东的直系亲属一律不允许进入公司。一旦进入公司,无可避免的会打破规则,影响部门创造价值;这是坚决不允许的。
杨涛总结道:团队管理要灵活,不同阶段的管理手段不同,主要分三种:
团队初创期:讲哥们义气,梁山好汉模式,重吃重喝重玩都没有问题;
发展中期时:更多靠的是制度管理。企业要驶向大海,不被大风大浪吞没,就必须轻权念淡私欲。企业领航人一味的老好人,企业一定会出问题。
企业做大:要的是人心管理,只有制度,没有人心,企业文化没有温度,没有凝聚力,企业走不快更走不远。

商业:裂变之路
从开发商到投资商,再到城市运营商,玺园投资一步一个脚印,精准布局、盘活资本、机制灵活,才能实现立足区域,面向全国;布局当下,谋划未来,实现企业裂变式发展。
被问及“玺悦城”模式能否复制?杨涛认为:现在的商业模式还是一个孩子,还没有孵育的能力,当能力具备时,一定是会向三线以下城市复制的。县级商业综合体,潜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谈及企业规划,杨涛坦言:玺园投资发展的着力点在3大板块:地产、电力、装备式建筑。其中,电力是第一主业,装备式建筑是第二主业,地产为支撑产业。
未来几年,企业要全力达成三大目标:
1)地产做到全省前30名:“玺悦城”这样的商业体,裂变至不少于10个。
2)装备式建筑做到全省前5名: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力争到2020 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
3)电力板块:做到私企类的全省前3名;
此外,智慧昌南电商基地、向塘物流基地等,作为商业配套,也应运而生。
玺园投资之所以能持续裂变,靠的是“硬品质+软服务”赢得人心。“立足于区域,做足做精自己;借力政府,做一些实实在在能做的事情,从为政府做嫁衣模式,向设计嫁衣模式转变”。
玺园投资已从单纯的地产开发转向对区域的整体运营,从单纯的销售获利,转向配合政府进行区域升级改造,通过长远的战略眼光,对多种业态进行统筹运营管理。
以点带面,从住宅建筑到商业综合体;以局部撬动行业发展,从城建商到运营商。杨涛不断放大格局,肩负起助推城市发展的使命,让企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实现企业与社会效益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