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0817851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草根创业者的跨界转型 ——访江西亚中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罗亚中

草根创业者的跨界转型 ——访江西亚中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罗亚中

时间:2017-10-09     阅读次数:4947

blob.png

江西亚中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罗亚中


14岁辍学,进过陶瓷厂,跑过运输,白手起家创办的橡塑厂拥有胎面再生胶现代化专业生产线11条,能产三大系列、十多个品种,畅销全国,旺销东南亚,三年多时间就进入了全国同行业的先进行列。已经破产的纺织公司,被他接管后,在短短两年之内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重现勃勃生机,实现产销两旺。从橡胶、纺织转型到电子产业,几年时间便跻身全国前五。

blob.png


这些传奇是怎样演绎的?一个草根如何挖掘需求,制胜市场,实现创富人生?这位江西本土的企业家,用自己20多年的亲身经历给出了解答,那就是——


一定要咬住自己当老板的目标

一定要立足诚信拓展经营

一定要依托实业推动企业发展

一定要找到最实用的方法管理企业


他就是江西亚中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罗亚中,一位“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突出业绩企业建设者”,被誉为“时代变迁中的一个商业成功者缩影”。


blob.png


立志:草根办企业



1960年,罗亚中出生于高安石脑镇一个农户家庭。家里兄弟两个,哥哥比他大16岁。14岁那年,因父亲去世,家庭经济拮据,罗亚中被迫辍学。


上世纪70年代末,老家乡里想办家陶瓷厂,请来了罗亚中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工作的哥哥当顾问。因为哥哥的举荐,罗亚中随后也进入到陶瓷厂,并有了被外派学习陶瓷工艺的机会,回来之后便在厂里当起了技术员。尽管当时的乡镇企业市场普遍不景气,但对罗亚中而言,陶瓷厂的经历让他拥有了很多资源:实实在在学到了一门技术,初步了解了企业管理是怎么一回事,企业经营都有哪些道道,这都为其日后自己经营企业奠定了基础。


blob.png


那个时期,高安作为江西的汽车运输大县,80年代初便有很多人凭借开车跑运输,当上了“万元户”。1984年,手中仅有3000元钱的罗亚中,凭着“要摆脱贫穷”的一腔热血,开始跑起了运输。凭着踏实勤快、随和诚信的性格优势,一个月能挣上七八千,到1994年,他有了20多万元的个人存款。


除了挣到了钱,十年跑运输对罗亚中而言,更大的收获是开阔了视野,有了要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的信念。“当时几乎是来回跑温州,看到温州每家每户都是自己经营小商品批发,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的,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到的。”罗亚中回忆说,当时深受温州影响,内心的小小梦想悄然开花:学温州人,自己当老板,在高安办一个工厂。



诚信:底线不可逾越



1996年底,罗亚中回到自己的老家石脑镇,在捕捉到废旧橡胶制造再生胶的商机后,他立即着手,连自己的家底加东借西贷毅然办起了高安市的第一家胎面再生胶厂。


作为门外汉的罗亚中,为了把厂子的经营搞好,狠下了苦功夫:


为了学技术、请老师,数次往返江浙;

为了购买优质设备,辗转奔波上海、河北等地;

为了技术攻关,他吃住在车间,和工人们一起进行设备调试……


blob.png

(亚中橡塑早期图片)


虽然干的劲头十足,但好景不长,半年之后,亚洲金融危机席卷而来,橡胶价格持续下跌,资金紧缺的工厂濒临倒闭。青锋之剑越磨越光,虽然面临的几乎是绝境,但罗亚中深信:智慧、自信和坚忍不拔就是成功之本,“要做事,先做人;做事要认真,做人要诚信”。

为了对客户诚信,稳住长远的销售市场,罗亚中忍痛从河北玉田橡胶厂高价购进优质产品,按订单及时发货;


为了筹措资金,他与妻子发动亲朋好友“雪中送炭”;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倔强的罗亚中把铺盖卷到车间,吃住在硫化罐旁,搬着资料对照设备调试,和工人们钻研。


经过无数次的调试,产品终于出来了!送到国家化学工业天津再生胶监控检测中心检测,产品的伸展性、强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优级标准。拿到检测证书时,罗亚中笑了,两三个月、几十个人的心血没有白费。这份产品质量证书,就是企业发展最坚硬的后盾啊!


罗亚中说:“创业的时候,要讲道理,也要有蛮劲。”正是凭借着一定要把企业做好的蛮劲,到2003年,亚中橡塑成功跻身到全国行业前十,销售额过亿。



跨界:责任与勇气并重



2005年底,因经营不善的中瑞纺织公司整体拍卖,由于市场不景气,没有人愿意收购。因熟知罗亚中的为人,当地政府负责人找到罗亚中,力邀他接管中瑞纺织公司。为了心中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罗亚中没有推辞,拍下了中瑞纺织。


首先从整合市场入手,经过市场调查,对原公司设备的了解,瞄准市场需求,调整生产方向,精攻8-16支的竹节纱。


其次,面对行业内环境不好、拖欠工人工资的沉重负担,通过按月足额发放工资,并在车间装空调、吸风机、吹风机等设备,改善员工生产环境,调动起员工积极性,提高了凝聚力,夯实了整合的基础。双措并举,使纺织公司起死回生。


blob.png


2007年,高安瑞华棉纺厂破产倒闭,政府再次找到罗亚中。有了整顿中瑞纺织的经验,罗亚中再次出手收购;同年又收购了大盛纺织厂,成立大盛纺织有限公司。


一连串的跨界并购,让罗亚中的市场判断力和经营领导力更加成熟,他的目光也瞄向了更远的将来,创新引领前行的步伐更坚定。


2011年,在国家大力推广节能减排的号召下,罗亚中投资3000万,创办了江西亚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LED SMD支架产品。


此时,罗亚中旗下已有五家生产厂、四家公司,横跨纺织、橡胶、电子三大产业,总资产达3亿元,年产值达2.8亿元。



苦难:强者的云梯



加大对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的投入,逐渐退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产业,是罗亚中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定位。亚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顺应国家发展大战略和市场主导趋势,规模持续发展,从3条生产线扩大到30条生产线。


然而不幸也突然降临,2015年正月初三,一场大火把厂房所有的设备烧了个精光,直接损失高达5000万元。看着眼前的一片废墟,所有中高管都在流泪神伤,独独老大罗亚中却没有落泪哀叹,“当时脑子里想的,只有一个问题:是就此罢手,还是继续干呢?”罗亚中坦言。


苦难,于弱者是绊脚石,于强者是登云的阶梯。


三天的考量之后,罗亚中下定决心干到底——


邀来设备商,达成购置设备、分期付款的合作意向;


安抚合作商,把供货期合理延缓;


振奋全体员工,48小时不眠不休调试设备……


马不停蹄的重建,第7天出产品,第20天即全线恢复正常生产,让亚中电子很快从废墟的阴霾中走出,在行业中创造出奇迹,一时传为佳话,品牌迅速崛起。


blob.png

LED透镜车间


blob.png

SMD支架注塑车间


blob.png

SMD支架刷墨车间


blob.png

品管工序



人才:三板斧的力量



谈及企业快速发展的秘诀,罗亚中无比自信地说到:“我的团队,并不比沿海大企业的团队要差,企业成功的后面,离不开团队的力量。”


2012-2017的5年间,亚中旗下企业中层干部员工流失率几乎为零,这在当前浮躁社会下的企业中是不多见的。


如何留住人才?罗亚中毫无保留的道出了自己人才管理上的“三板斧”:


第一,用对人才,抓住一头狼,管住一群羊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是打不过一头狼带领的一群羊的。对于关键人才,罗亚中都是花大力气,从深圳、上海等沿海地区挖过来的。罗亚中坦言自己之所以能从橡胶行业、纺织行业,转型到电子新兴产业,关键在于用对人才。


第二,高工资留人要看到员工的个人价值,舍得花钱留人,从人性需求入手。


第三,以感情留人。企业要让员工有归宿感,关心员工的情感需求。例如,定期的团建聚餐、生日会、才艺展示等。


blob.png


“最好的管理就是用最实用的方法,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员工,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比如,我就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管理电子厂,用最土的方法来管理橡胶厂。”通过近20年企业管理的经验,罗亚中有了自己的管理之道。


对于未来企业发展方向,罗亚中已经做了清晰的规划:立足实业,坚持两条腿走路,一边主打环保型的再生胶,一边把LED支架和透镜产业做大做强。


今年,亚中电子的生产规模已跻身全国白光行业前五强,目前正申请新三板挂牌,公司的目标是,三年内跻身全国行业第二,突破销售收入3亿元,它将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精彩……


                   财智名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



上一篇:新生与传统的碰撞与突围 ——财智名家专访江西锦江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兆材

下一篇:一碗面中的经营之道——访江西省春丝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