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不懂业务,凭什么被重用?
时间:2019-11-14 阅读次数:1747
一是科班出生,接受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教育,而后顺理成章走向HR岗位;
二是半路出家,并无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但有过业务部门工作经验,因为某种原因转型为HR。
两种路径形成了两种先天不足,前者缺对于业务的理解,后者缺对于专业的理解。
即使懂一些业务,有一些专业,HR们的发展还有一层天花板——对于企业运营的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资部门被边缘化,没有核心竞争力,只能为总经理或其他部门料理杂事的一个角色。
大家都知道人力资源是一个“花钱”的部门,本身不产生直接效益。在很多老板的眼里,更是如此,HR就是一个尴尬的存在:没有HR不行,有了又嫌“拖后腿”。
因而,纵使HR觉得自己工作做得很到位了,企业的管理者思考的仍然是:推进HR变革,发挥更大的价值。
华为任正非签发了总裁办第62号文件《关于人力资源组织运作优化的讲话——任正非与总干部部及人力资源部相关主管的沟通纪要》,目的是:分拆人力资源部。
原因有三点:是人力资源不懂业务,不知道如何评价人,经常用选“模特”的眼光挑选员工;而是人力资源队伍过于封闭,一味自我循环,打不开边界;三是不敢自我革命,放弃权力,把辅助决策交给其他部门。
稳定的安逸,恰恰是HR的死穴,华为这一招“分拆人力资源部”,就是逼迫你改变。
HR要懂业务,其实也算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很多公司也都开始实践,比如落地三支柱模式,而不是传统的6大模块。主张HR以业务和客户为导向,服务好业务和客户,给员工匹配对应的服务和资源,从而促进公司发展。
在这种模式下,HR不再只是后勤,而是给业务助攻,能发挥实实在在的价值。也是因为价值的提升,在传统HR薪资疲软的当下,三支柱,比如HRBP,薪酬水平却一路走高。
无论是企业人力资源变革,还是HR个人提升转型,找到组织绩效倍增的HR杠杆点;
掌握HRBP实用沟通工具与方法,都是当下最好的途径。对一个有追求的人资来说,阿里巴巴首席人力资源官彭蕾的人力之路,一定是大家的终极追求。
大家都知道,彭蕾一开始只是一个负责招聘、搭建初创团队的HR,但是她却成为了企业变革的推动者、机制的建设者和文化的宣导者,推动者企业不断向前。
马云曾说:“彭蕾是阿里人才梯队建设的最大功臣,同时也是阿里的定海神针。”
11月23-24日财智实务班《HR部门如何驱动业绩倍增》—— HRBP角色定位、工作方法与实践课程将在南昌开课。
重构HRBP的思维方式和责任重心,找到组织绩效倍增的HR杠杆点;
纵向思考,跳出专业领域,有效支持业务伙伴,助力HR部门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助力HR成为本企业的定海神针。
刘老师的课程非常接地气,实用性很强,几乎每一个工具都能够解决现有的问题。课程中认识了不少同行,非常开心。
两天的课程内容是不是安排的有点多,回去都消化了很多天。
我虽然从事HR十多年了,但是刘老师课程里提到的90%的内容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课程对HR非常有帮助,他会让你跳出人力资源思维去思考问题,就是价格能不能再优惠点。
我们回去要立即重构各个人力资源效能模块,不能再一味地强调制度和流程,服务好业务和客户才是未来的正确方向,刘老师的课程非常给力!版权声明:本图来源网络由财智君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企业家交流参考之目的。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学习咨询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