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预告 > 24.7万企业倒闭!你的企业还好吗?
24.7万企业倒闭!你的企业还好吗?
时间:2020-04-08 阅读次数:2843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陷入困境,而国企和民企显然在这场疫情前所面对的情况截然不同,尤其对于一些小微民企,此次疫情对他们而言或许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近日,《吴晓波频道晓报告》发布的一组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死亡画像”震惊全国。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有24.7万家企业倒闭,其中广东就有逾3万家。你的企业还好吗?最近,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结果发现,其中85.09%的企业现金流最多维持3个月。这次疫情给中小民营企业带来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通常情况下每年第一季度都是我国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娱乐和交通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比的峰值,疫情发生后,企业没有营收,但租金、人工等成本仍需支付,现金流告急。疫情过后,消费者可能会增强储蓄意愿,而减少消费倾向,一些非必需消费会降低,所以,对一些企业而言,疫情期消费的锐减不会带来消费的延期而是永久的消失。商业社会也遵循丛林法则——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我国民营的中小企业几乎身处完全竞争市场中,它的经营水平决定其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又决定着企业抗风险能力,同时,企业经营者没有资金管理意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盲目扩大投资,缺乏财务管理的方法,一旦外界突变,马上触发资金流断裂的风险,进入休克状态。国内疫情才趋如平稳,全球疫情爆发,我们没有等到消费报复性反弹,却等来了一组企业报复性倒闭的死亡数据,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内需双双遭受重创!疫情下的中国制造,疫情倒逼智能转型一些龙头制造企业,受国外部分门店关闭影响,订单出现延期风险;国内中小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中小制造企业则更多面临来自供应链的压力。“2020年没有比外贸更惨的行业,国内刚打完上半场,国外继续下半场,外贸人是打完全场”这是当前广为流传的段子。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港口封锁、运输停滞,对外贸产生了较大影响,东南沿海大量外贸企业因为客户停单而倒闭或放长假。而根据最新出炉的官方报告,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滑20%以上,并且减少的那1.5万亿消费并没有在3月份出现反弹,而是直接塌方了!有人讲这次疫情堪比20世纪初期的大流感,金融危机堪比2008年经济危机、堪比大萧条,国际关系现在堪比冷战,着实“五毒俱全”。现在看,疫情要想相对得到控制至少需要半年,而整个世界经济至少会有1-2个月陷入停摆,我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恢复。对于企业而言,目前摆在第一位的是解决“活下去”的问题,面对二次冲击,中国企业必须未雨绸缪,采取多方面应对策略,将二次冲击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恶劣的外部环境,疫情冲击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如何生存、继续发展几乎是所有民企面对的最大难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专家、原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国字号”专家王忠明博士将莅临财智名家线上公益论坛。进行《疫情冲击下,民企出路和发展契机》主题演讲,为江西民营企业雪中送炭,带来“活下去”,“活出彩”的能量加持!看本质:中小企业如何自救?怎样提升企业“抗疫能力”?看趋势:未来国家有哪些政策导向?疫情之后又有哪些新机遇?“国字号”专家、来自顶层的王忠明博士为您解读全球疫情下,中国民营经济现状,探寻中小企业自救路径,把握变革新契机!本文来源:由财智君编辑整理。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企业家交流参考之目的。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